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东华理工大学

  • 建校时间:1956年
  • 招生简章:共1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江西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杨泽平

一.导师简介杨泽平,男,江西瑞金人,生于1969年1月。199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同年分配到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任教,1996-199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柴新军

    一.导师简介柴新军,男,教授,博士。所属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地质工程(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凤臣

    一.导师简介李凤臣,男,1980年生,吉林农安人,中共党员。2009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1月,到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高金贺

    一.导师简介高金贺出生年月:1981年1月职称职务:讲师学科专业:岩土工程研究方向:钢结构,减震,有限元Email:jhgao@ecit.cn学历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侯龙清

    侯龙清,副教授,1967年8月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并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薛凯喜

    薛凯喜(1981-),男,山东沂水人,工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校聘),硕士生导师。2011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师从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刘东燕教授,同年7月受聘东华理工大学工作至今,主讲《工程结构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桥梁工程》等课程。近三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项。科研项目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岩质高边坡开挖、危岩体加固、大型地下洞室及隧道围岩稳定等方面,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面已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EI核心收录5篇,CSCD核心7篇;参与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近三年科研成果学术论文:[1]薛凯喜,胡艳香,赵忠营,等.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动态权重系统[J].地球与环境.2011(3):376-381.[2]薛凯喜,刘东燕,袁传鹏,等.基于模糊聚类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数学模型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0(4):428-433.[3]薛凯喜,刘东燕,赵宝云,等.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1(1):76-79.[4]薛凯喜,赵宝云,刘东燕,等.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及其参数识别[J].煤炭学报.2011(9):1440-1445.[5]薛凯喜,潘贵生,石一磊.试论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态势[J].煤气与热力,2011(31):B32-B36.[6]Xue-Kaixi,Liu-Dongyan.StabilityAnalysisOfSurroundingRockOfUnlinedHighwayTunnelinChongqing[J].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ergy,EnvironmentandArchitectureEngineeringEEAE2011),2011,4(1),3540-3543.(EI源刊)[7]刘东燕,薛凯喜,李东升,等.极端降雨诱发滑坡灾害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4):93-99.[8]刘东燕,赵宝云,薛凯喜,等.深部灰岩单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4):33-37.[9]赵宝云,刘东燕,薛凯喜,等.深部灰岩三轴蠕变特性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0(6):690-695.[10]赵宝云,刘东燕,薛凯喜.重庆红砂岩单轴直接拉伸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4):9-12.[11]赵宝云,刘东燕,薛凯喜,等.砂岩短时单轴直接拉伸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1(2):190-195.[12]赵宝云,刘东燕,薛凯喜,等.基于短时三轴蠕变试验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3):446-451.[13]马龙珍,薛凯喜.21世纪我国岩土工程的研究热点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428-429.[14]薛凯喜,胡艳香,杨泽平.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的极端降雨事件辨识模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335-339.发明专利:[1]刘东燕,侯龙,郑志明,等.滑坡模拟实验装置[P].中国.CN201681162U.2010-12-22.(第七参与人)[2]刘东燕,伍川生,李东升,等.土木施工安保控制仪[P].中国.CN201809988U.2011-04-27.(第七参与人)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11YB303),“高等院校社会服务效能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3.12。项目负责人。在研。[2]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DLLG201112),“融合多源数据协同协同分析的山地公路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起止时间2012.01-2014.12。项目负责人。在研。[3]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DHBK201110),“极端降雨诱发滑坡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4.12。项目负责人。在研。[4]2012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JXDJ201117),“新传媒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宣传技巧与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2.05-2013.04。项目负责人。在研。[5]2012年度东华理工大学实验技术研究开发项目(DHSY201208),“降雨诱发土质边坡滑坡灾变模拟试验平台的研制”,起止时间2012.07-2013.0。项目负责人。在研。[6]2012年度江西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2BAB216002),“极端降雨诱发红壤土坡灾变机理试验研究”,起止时间2012.07-2014.06。项目负责人。在研。[7]2012年度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3BBG70214),“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流变特性试验研究”,起止时间2013.01-2014.12。项目负责人。在研。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易萍华

    易萍华出生年月:1963年5月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院长学科专业:岩土工程研究方向:高边坡稳定性,隧道围岩稳定性联系方式:电话:0791-3897360传真:0791-38

  •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导师介绍:郑小琴

    东华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大学师范学院

    郑小琴,女,1974年12月,江西省临川县人,副教授,1998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东华理工担任《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

  •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导师介绍:张霞

    东华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大学师范学院

    张霞,女,1965年1月生,江西省抚州市人,副教授,1987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为师范学院研究生教科办主任。所属一级学科:教育学,二级学科:职业技术

  •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导师介绍:黄勇明

    东华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大学师范学院

    黄勇明,男,江西临川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