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49年
  • 招生简章:共23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辽宁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王宝民

▶个人简介王宝民,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建设工程学部副部长,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土木水利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宝钢教育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李东升

    ▶个人简介李东升,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副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学历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德国锡根大学(UniversitaetSiegen),获博士学位▶国内工作经历2002年起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任讲师、副教授▶国外工作经历2005年8月-2007年9月德国UniversitaetSiegen留学,获德国政府学术交流基金(DAAD)资助2006年5月-2006年7月意大利UniversityofPavia-ROSESchool,EUCenter访问研究2009年2月-2009年3月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访问研究2012年12月-2013年3月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访问研究2014年2月-2015年2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访问研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社会兼职1,《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Experimentalmechanics,等期刊审稿人;2,EditorialBoardmemberofInternationalScholarlyResearchNotices:CivilEngineering(ISRNCivilEngineering);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通讯评委。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评审专家▶研究领域结构动力学,结构健康监测等。▶承担的研究课题1,去除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基于CMCM方法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识别研究,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3,健康监测中的光纤光栅应变传递机制和加速度传感器布置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特大跨桥梁安全性设计与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著作[1],DongshengLi,Loaddependentsensorplacementmethodbasedonrepresentativeleastsquares---applicationsin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ISBN978-3-8440-0736-7.[2],BookChapter,DongshengLi,LiangRenandHongnanLi,"MechanicalPropertyandStrainTransferringMechanisminOpticalFiberSensors"inFiberOpticSensors,ISBN:978-953-307-922-6,Moh.Yasin,SulaimanW.HarunandHamzahArof(Eds),Intech.Pp.439-458.Intech,2012.▶硕博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应用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基于波传播的结构损伤识别;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中分离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不确定性;[2].结构健康监测理论与关键技术传感器布置位置理论及评价准则;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验证;多元经验模态分解与希尔伯特-黄(HHT)变换;环境因素对结构健康监测的影响;[3].结构计算模型校验与验证结构计算模型的缩聚与扩阶;计算模型的误差传播与不确定性分析;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4].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基本问题工程结构载荷识别;光纤传感中的力学问题;结构位移的监测方法;结构的振动与波动问题;▶出版著作和论文[1]Loaddependentsensorplacementmethod:Theoryandexperimentalvalidation,Dong-ShengLi,Hong-NanLiandClaus-PeterFritzen,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2012,31(1):217–227[2]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评价准则,李东升张莹任亮李宏男.力学进展,2011,41(1):39-50.[3]AnoteonfastcomputationofeffectiveindependencethroughQRdowndatingforsensorplacement,Dong-ShengLi,Hong-NanLiandClaus-PeterFritzen,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2009,23(4):1160–1168.[4]Theconnectionbetweeneffectiveindependenceandmodalkineticenergymethodsforsensorplacement,D.S.Li,H.N.Li,andC.P.Fritzen,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2007,305(4-5):945-55.[5]李东升,李宏男.埋入式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分析,力学学报,2005,37(4):435-441.[6]李东升,郭杏林.逆虚拟激励法随机载荷识别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4,21(2):134-139[7]GuoXinglin,LiDongsheng,ExperimentStudyofStructuralRandomLoadingIdentificationbytheInversePseudoExcitationMethod,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2004;18(6):791-806[8]Hong-NanLi,Dong-ShengLiandGang-BingSong,Recentapplicationsoffiberopticsensorstohealthmonitoringincivilengineering,EngineeringStructures,2004;26(11):1647-1657[9]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22(3):82-90.[10]DongshengLi,Siu-ChunMHo,GangbingSong,LiangRen,andHongnanLi,Areviewofdamagedetectionmethodsforwindturbineblades,SmartMater.Struct.2015,24(3)033001.[11]李东升,周翠,杨新涛,李宏男,任亮,郭杏林,结构损伤识别中的部分相关噪声模型大连理工学学报,2014,54(4):445-451[12]梁亚斌,李东升,李宏男,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频率协整的在线损伤识别,大连理工学学报,2014,54(3):307-314.[13]ZhaoZhan,DongshengLi*,andHongnanLi,Alocaldamagedetectionapproachbasedonrestoringforcemethod,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2014,333(20):4942–4959.[14]梁亚斌,李东升,李宏男,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结构连续位移曲率组合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4(3):399-407[15]周翠,李东升,李宏男,结构模态测试传感器位置优选,振动工程学报,2014,27(1):84-90.[16]D.S.Li,Y.B.Liang,H.N.Li,Commentsonplacementofsensorsinoperationalmodalanalysisfortrussbridgesin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31(2012)196–216,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2013,35(1-2):383–384.[17]ZhouCui,LiHong-nan,LiDong-sheng,LinYou-Xin.OnlineDamageDetectionusingPairCointegrationofTime-varyingDisplacementTimeSeries.SmartStructuresandSystems.2013,12(3-4):309-325.[18]Hong-NanLi,Guang-DongZhou,LiangRenandDong-ShengLi(CorrespondingAuthor),StraintransfercoefficientanalysesforembeddedfiberBragggratingsensorsindifferenthostmaterials,ASCE’s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2009,135(12),1343-1353.▶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1,工程结构施工与服役期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2,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3,光纤光栅传感健康监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4,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中青年优秀论文奖”,2002;5,第26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InternationalModalAnalysisConference,IMAC-XXVI,Orlando,FloridaUSA,February4-7,2008)的米西埃勒奖(DJDeMicheleScholarshipAward)。▶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411-84708402电子信箱:dsli@dlut.e.cn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赵艳华

    ▶教育及工作经历1992.9-1996.7北方交通大学学士1996.9-1999.3北方交通大学硕士1999.9-2002.10大连理工大学博士2002.11-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姜峰

    ▶教育及工作经历姜峰,1956年11月出生1974.8-1976.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建队建筑工人1976.2-1979.881656部队服役1979.9-1986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贡金鑫

    ▶学习及工作经历1982,9~1986,7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现长安大学)本科,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6,7~1996,9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任教1996,9~1999,7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唐春安

    ▶学习及工作经历1984年04月至2005年12月东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2006年01月至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08月至1992年07月英国帝国理工学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吴智敏

    ▶学习及工作经历2012.4-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副部长2009.11-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2009.9-2012.3:大连理工大学土木

  •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林皋

    ▶教育及工作背景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1954年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毕业1951年起担任大连工学院教师,1962年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1年起任水工结构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研究生 硕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职称所在部门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材料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材料工程系,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材料学院目前下设材料科学与技术系和材料加工工程系。设置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