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政法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83年
  • 招生简章:共16份简章
  • 院校类型:文法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开展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导师介绍:应星

    应星,男,1968年生于重庆市。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革命研究,社会运动研究,法律社会学。开设课程:中国社会,政治社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导师介绍:毕向阳

    毕向阳,男,博士,1976年生,河北沧州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开设课程: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中的定量方法、高级社会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于冲

    ►个人情况于冲,男,1986年11生,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曲阜市。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2014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网络犯罪。在《法学》、《法学论坛》、CityUniversityofHongKongLawReview等境内外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网络犯罪的裁判经验与学理思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作者)、《网络犯罪的罪名体系与发展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作者),曾获“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科研创新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励。主持民政部部级课题“网络结社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认定”1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两次获批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创新实践资助项目。►科研情况(一)学术论文在境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性论文包括:1.《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载《法学》2013年第7期;2.“ContemporaryRecurrenceandFutureTrendsintheInterpersonalNormsofTraditionalChineseCriminalLaw”(2014)4.CityUniversityofHongKongLawReview;3.《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3期;4.《数学建模在毒品犯罪评价与治理中的效用探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载《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6.《网络冒用商标行为的刑法学思考》,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7.《刑事法律人伦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彰显》,载《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8.《三网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第1期;9.《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团伙的界分》,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7期;10.《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3期;(《法制日报》2012年7月25日第12版“观点新解”摘要)11.《在华外国公司商业贿赂犯罪的实证研究与刑法规制》,载《犯罪研究》2013年第1期;12.《刑事立法中人伦规范的历史溯源及时代回归》,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年第3期;13.《刑法的理性与功能再定位——社会转型期刑法发展脉络的梳理性反思》,载《学习论坛》2014年第1期;14.《生产销售假药定罪量刑中的司法尴尬及完善》,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5.《“网络打手”的刑法规制》,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第4期;16.《海洋环境危害行为的刑事规制体系探究》,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7.《刑事司法能动性的现实考察及其展开》,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8.《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的现状检视及其对策思考》,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9.《犯罪地理学模型在毒品犯罪区域防治中的构建及其应用》,载《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20.《简评美国打击海外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载《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11期。(二)报刊类文章1.《完善刑事立法 应对海洋环境事故》,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13日,第A06版;2.《网络黑社会倒逼刑事司法策略》,载《法制日报》2012年10月13日,第007版;3.《食品安全的刑法应对》,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11月30日,第7版;4.《网络诽谤可建立自诉转公诉衔接机制》,载《法制日报》2011年11月17日,第007版;5.《法治进步应惠及“最后流氓罪犯”》,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2日,第A06版。(三)全国刑法学年会文集论文1.《制售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行为的入罪化思考》,载赵秉志、张军主编:《刑法与宪法之协调发展》(2012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2.《论“行刑衔接”的立法形式完善》,载陈泽宪、李少平、黄京平主编:《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刑法调整》(2013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四)学术专著1.《网络犯罪的裁判经验与学理思辨》(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5月版;2.《网络犯罪的罪名体系与发展思路》(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1月版。(五)科研项目主持或参加各类省部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包括:1.2013年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网络结社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认定》,课题编号:2013MZACR001-071(已结项);2.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课题:《关于利用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惩治与预防问题》,课题编号:GFZDKT1106-2(已结项);3.2011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禁毒战略区域化实现的测评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1BAK04B10(已结项);4.2011年教育部哲社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犯罪记录制度的体系构建》,课题编号:11JHQ014;5.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贪污贿赂犯罪定罪数额的科学性研究》,课题编号:GJ2010B24;6.2009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构建中国犯罪记录查询制度》,课题编号:CLS-0927(已结项);7.2011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项目:《网络犯罪立法系统化研究》,课题编号:CLS(2011)B25(已结项);8.2010年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在京外国人犯罪的规律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0BEFX094;9.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刑事司法裁量中情法矛盾及其处置模式的实证考察》,课题编号:2012BSCX13(已结项);10.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海洋资源体系化刑法保护的整体设想和进路》,课题编号:2011BSCX24(已结项)。►获奖情况2012获第三届“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二等奖;2012年、2013年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一等奖;2014年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池应华

    ►个人简介池应华,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工作简历1988年7月至2010年7月继续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室2010年7月至今刑事司法学院刑法研究所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陆敏

    ►个人简介陆敏,男,1958年生,汉族,上海市人。1979年考入华东政法学院。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毕业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在职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侯国云

    ►基本情况侯国云,河南镇平人,1953年5月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1983年从全国铁路运输检察院调入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被聘为教授。►社会兼职1.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王桂萍

    ►个人简介王桂萍,女,生于1965.1,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刑法,副教授。►代表著作1、[美]《哈佛法律评论刑法精要》,合译(刘仁文),法律出版社,2005.122、[美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邬明安

    ►个人简介邬明安,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1983.9—1986.7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1983.9—1986.7中国政法大学研

  •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刘丽娜

    ►个人简介刘丽娜,女,生于1963,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副教授。►代表著作1、《中华法学大辞典》,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2月2、《法律心理学大词典》,警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