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北京化工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58年
  • 招生简章:共15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方式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010)经管学院专硕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 (04)化学工程管理
  • 专业:(不含推免)
  • (010)经管学院专硕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 (03)智能制造管理
  • 专业:(不含推免)
  • (010)经管学院专硕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 (02)大数据管理
  • 专业:(不含推免)
  • (010)经管学院专硕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 (01)工程项目管理
  • 专业:(不含推免)
  • (010)经管学院专硕中心
  • 统考
  • 非全日制
  • (12560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考研
    呵呵 那个是属于工科类的,是考数一,不属于管理类!很好考的!另外也有博士点!专业课的试题你可以去上学校内部辅导班!还可以……展开
    呵呵 那个是属于工科类的,是考数一,不属于管理类!很好考的!另外也有博士点!专业课的试题你可以去上学校内部辅导班!还可以收起
  • 考北京化工大学金燕华老师的研究生难吗
    给你抄推荐个步骤吧,同学,有时候用钱不一定管事,不用钱也能办成事1. 先要对你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2. 去学校拜访老师,说明你的意愿(建立在1的基础上),了解老师的想法3. 明白导师带研究……展开
    给你抄推荐个步骤吧,同学,有时候用钱不一定管事,不用钱也能办成事1. 先要对你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2. 去学校拜访老师,说明你的意愿(建立在1的基础上),了解老师的想法3. 明白导师带研究生不一样是光教你知识,你还是要在实验室干活的,你要体现你的个人能力是老师所需要的那种学生综上,做好第一条尤其重要有钱好办事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在什么地方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具体研究生院的的地址是行政楼211,这栋楼和学校的主楼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从学校的主楼也可以进去的。那里就是研究生院。在北京化工大学的东校区,也就……展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具体研究生院的的地址是行政楼211,这栋楼和学校的主楼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从学校的主楼也可以进去的。那里就是研究生院。在北京化工大学的东校区,也就是主校区,具体位置是北京朝阳区北三环,坐地铁5号线和平西桥下,东北口出收起
  • 化工专业考研,北京化工大学排斥外校学生吗
    1、北京化copy工大学不排斥外校学生。2、说排斥只是一些考生缺乏依据的一种感觉或者猜测而已,没有数据或者事实依据,不少被淘汰考生都会有此猜想和抱怨,但往往淘汰是因为分数排名靠后而不是学校排……展开
    1、北京化copy工大学不排斥外校学生。2、说排斥只是一些考生缺乏依据的一种感觉或者猜测而已,没有数据或者事实依据,不少被淘汰考生都会有此猜想和抱怨,但往往淘汰是因为分数排名靠后而不是学校排斥。2、不排除有的导师面试评分时存在排斥非名牌大学考生的情况,但初试和复试的笔试都不存在歧视问题,所以只要笔试分高就没事,毕竟录取要看最后的分数排名,面试只是占成绩的一部分,最后录取还是看总分排名。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需要的书是哪些
    初试专业课二抄:810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陈敏恒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丁忠伟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实验》杨祖荣等编北京:化学工……展开
    初试专业课二抄:810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陈敏恒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丁忠伟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实验》杨祖荣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化工原理》(第二版)杨祖荣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本校使用的是这四部书,重点看就好或860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例题与习题》北京化工大学编化工出版社《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张丽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第四版)王正烈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本校编的那本书基本可以略看,主要还是后两本专业课一是数二,公共课大家都一样,这些也就不必说了是吧楼主复试化工综合《化工原理》陈敏恒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占50%《流体与过程热力学》郑丹星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版占25%《化学反应工程》郭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占25%。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在哪个校区?环境怎么样?
    东校区,即潮阳区不是很大设施还不错周围有外经贸大学,中医药大学……展开
    东校区,即潮阳区不是很大设施还不错周围有外经贸大学,中医药大学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学考研报录比?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学考研报录比,目前尚未公布。可询问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以学校的说法为准。……展开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学考研报录比,目前尚未公布。可询问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以学校的说法为准。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问题
    不光是这两个学校把两个专业分开吧,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多个专业整合后的一个专业名称,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分开了,有化工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环境工程等等,如果将来考博的话,那专业的名称就都……展开
    不光是这两个学校把两个专业分开吧,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多个专业整合后的一个专业名称,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分开了,有化工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环境工程等等,如果将来考博的话,那专业的名称就都称为“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不管报哪个学校都是分开报专业的。学煤化工的,那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不是很对口么,还有太原理工大学,都是研究煤化工很厉害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要研究的就是石油方面的化工嘛,不过也有几个老师是搞煤化工的,听说跟神华也有合作,因为作为研究下游工艺的话,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因为石油大学有一个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它的化工工艺专业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每年考研的同学多半是朝着这个名头来的,本校保送的学生也相对多一些,竞争相对激烈一些,其余的几个专业也竞争没这么激烈,但是其实也挺好的,每年四大国企都来石油大学招人,这个你去石油大学的就业网站上就能查到。北化嘛不是很了解,但是听同学说,北化主要是搞精细化学品研究的,也有个什么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两年听老师说北化在重点实验室的年度评比时还是挺厉害的,发文章特多。考研的话,北化应该相对比北京的石油大学要难考一点,每年国企外企的也都去北化招人,只不过没有石油大学那么浓烈的专业色彩。虽说都叫在北京,北化的研究生是在市区里面的校区,本科生在昌平区校区;石油大学整个校区都是在昌平,现在南邵开了地铁,去市里比原先方便了。两个校区挨着。楼上解释的太详细了收起
  • 求问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的学费情况!
    12年是全部免费的,但是说明年实行奖学金制,但是11年的政策还没下来,专硕今年改的,确实是三年了,收费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住宿费要自己掏的,650,但是每个月给的钱很可怜啊,慎重考虑要不要考……展开
    12年是全部免费的,但是说明年实行奖学金制,但是11年的政策还没下来,专硕今年改的,确实是三年了,收费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住宿费要自己掏的,650,但是每个月给的钱很可怜啊,慎重考虑要不要考收起
  •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考研的专业课考什么啊?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展开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收起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340人,研究生7643人(其中博士1026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034人,学历留学生341余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 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1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8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3人),其他国家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19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4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8人(其中在岗2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9人。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 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29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2019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1亿元,获专利授权448项,鉴定成果6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校把产学融合等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坚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权”改革。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近2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成立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5个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庆、沧州、嘉兴、济源等地成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246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体系,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53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中59个合作伙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2019年新(续)签校际合作协议37份,新增合作伙伴15个。新成立中国-南非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有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9年,因公临时出国访问团组161个,共计255人次,涉及出访国家42个,接待境外短期专家774人次, 在校任职的长期外籍专家共29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与18个国家(地区)的54所高校和机构开展74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年内共派出548人赴海外学习,199名国外大学生来华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有25位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1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96%,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6.85%。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北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