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北京工业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60年
  • 招生简章:共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导介绍-黄鹏飞

黄鹏飞,男,1971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方向新型数字电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新型高效连接技术等。主要奖励:“系列逆变电源研究&rd

  •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导介绍-涂承媛

    涂承媛 副教授1963年2月生人,籍贯北京。198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攻读该校自动控制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0获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导介绍-杨建武

    1952年生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历时9年。1979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1984年大学本科及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并获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曾毅

    曾毅,男,1929年3月8日出生于广东揭西。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博士、博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马雪梅

     一、基本情况马雪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士和硕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1997年至2001年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刘有军

     一、基本情况刘有军,男,1965年生,博士后。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闫红

     一、基本情况闫红,教授,199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有机合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多面体烷和叠氮化合物等的合成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抗病毒和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方面的科研项目,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5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并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前工作的重点是以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改性等方法为基础进行的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物的合成研究(如:抗HIV病毒的蛋白酶、整合酶和阻断病毒进入的天然产物等的合成)二、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多面体烷类化合物的合成和药理活性筛选研究方向二:新合成方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三、多糖类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改性的研究三、在研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离子液体应用于多面体烷的[2+2]光环合反应的研究,负责人,2009.01-2011.12;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亚硝基脲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负责人,2007.01-2009.12;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分项负责人,2009.01-20010.12。4.北京市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制,负责人,2010.01-2011.12四、科研成果代表性论文:1.        XIAOHEZHU,HONGLEIZHANG,HONGYAN,JIANPINGYI,RUGANGZHONG,KineticsofDegradationof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byUltrasonicationJournalofPolymerSciencePartB:2010,48:509-512.2.        C.L.Ni,X.H.Song,H.Yan,X.Q.Song,R.G.Zhong,UltrasonicsSonochemistry,Improvedsynthesisofdiethyl2,6-dimethyl-4-aryl-4H-pyran-3,5-dicarboxylateunderultrasoundirradiationUltrasonicsSonochem,2010,17:367-369.3.        XIAOHEZHU,HONGLEIZHANG,JIANPINGYI,HONGYAN,SulfatedModificationof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underMicrowaveIrradiationandtheirAnti-HIVActivities,PROCEEDINGSOF200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NATURALPRODUCTSANDTRADITIONALMEDICINE(ICNPTM'09),119,2009,Xi’AnCity,P.R.China(EI).4.        X.H.Zhu,C.L.Ni,H.Yan,R.G.ZhongSynthesisandX-rayCrystallographicAnalysisof1,4-dihydropyridinePhotodimerizationJ.Photopolym.Sci.Technol.2009,22:79-38.5.        Jing-YuHe,Zhi-LinTanandHongYan,Diethyl4-(4,5-dihydrofuran-2-yl)-3,5-dimethyl-1-phenyl-1,4-dihydropyrazine-2,6-dicarboxylate,ActaCryst.(2009).E65,o1129.6.        闫红,何敬宇,谭芝琳,宋秀庆,钟儒刚,一种1H-咪唑-5-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光化学合成方法,申请号:2009100795169,公开号CN101492424.7.        闫红,倪成良,朱晓鹤,宋秀庆,钟儒刚,高立方烷二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发明专利,200810223965.1.8.        LinHailv,YanHong,LouMeibiao,Ionicliquid-basedsolventbarmicroextractionandquantificationus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etectionof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inwater,2008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ICBBE),2008.3123.9.        LiRongqiang,YanMeifeng,YanHong,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Tetraethylsyn-1,5,8,8bβ-Tetrahydrocyclobuta[1,2-b:3,4-b΄]dipydine-3,4aβ,7,8aβ(4H,4bβH)-tetracarboxylate,ChineseJ.Struct.Chem.2007,26,409~41210.    闫红,倪成,王惠琴等,3,9-二氧杂四星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Patents101,041,662,2007.11.      HongYan,Hui-QinWang,Cheng-LiangNi,APhotodimerofa4-Phenyl-4H-pyran,ActaCryst.2006.E62,o1951–o1953.12.    倪成良,王惠琴,闫红,一种高效的双烯酮替代物-2,2-二甲基-1,3-二恶环己-4.6-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学,2006,26:357;13.    闫红,李鹏,倪成良,钟儒刚,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制备樟脑醌的方法,CNpatent200610113042.1.14.    易剑平,闫红,钟儒刚.微波法硫酸酯化枸杞多糖的研究.食品科技,2006,174(4):28~30.15.    易剑平,叶晓,闫红,钟儒刚.姬松茸多糖硫酸酯分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食用菌.2006,1:36~3816.    闫红,易剑平,李泽琳,曾毅,钟儒刚.硫酸酯化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ZL200510098339.0.17.    闫红,毕雅静,易剑平,钟儒刚,曾毅.多糖的微波降解方法.发明专利:ZL200510008708.2.18.      LiRong-qiang,YanHong,Anewmethodforsynthesizing1,4-dihydropyridineundermicrowave,合成化学,2005,13:597.五、联系方式:Tel:010-67396642;E-mail:hongyan@bjut.e.cn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盛望

    盛望         导师基本情况:盛望,北京市特聘教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出生于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钟儒刚

    一、基本情况男,1954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北京化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导介绍-胡利明

    一、基本情况胡利明,1963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5年和1994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武汉教育学院和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