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安徽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928年
  • 招生简章:共18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安徽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舒予

张舒予,女,回族,1955年出生。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兼职教授。长期耕耘于信息技术教育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1991年出版译著《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1995年至2002年间三次赴英国访学,分别在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勃朗特协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视觉文化的综合研究。访问考察英国学校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教育状况,在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故乡进行"田野工作",从事勃朗特文化专题研究。拍摄制作的多媒体软件被勃朗特博物馆收藏。访问过法、德、意、奥、荷等欧洲大陆国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图片与录像,对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建设有深切的感触与体验。自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开设自行开发的视觉文化课程。2003年12月公开出版的专著《视觉文化概论》于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一、主要学术活动:首届全球ET-2006学术峰会2006/08华东师大全球视域中的中国教育技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南京师范大学“随园论剑”2006/03仙林校区"看,为什么不简单?"“随园论剑”之“名师讲坛”2006/03随园校区“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徐州师范大学讲学2005/11徐州师大谈教育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必备素养第三届全球传媒大会2005/12华南师大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东南11省市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2005年年会2005/11福建师大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资源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年会2005/10四川绵阳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资源建设全国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2004四川成都中外高校教育技术的差异比较二、在研项目:基于博雅理念的高校视觉素养教育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2007-2009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2007-2009面向本科生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课程《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2007-2009面向研究生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的技术创新与素质教育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2005.9-2008.9总课题“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基于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当代大学生视觉文化素质培养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05.10-2007.12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创新研究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6-2007.6三、结题项目: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本土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滚动重点课题2003-2005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因素对学习环境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国际合作项目2003-2004英国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院合作研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宏观机制的建构与完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02.4-2003.12项目代码(DYB010824)建构信息技术教育宏观机制的设计思想与结构模型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1.6-2003.12优秀文化遗产中人文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勃朗特故乡从荒原山村到世界著名文化旅游胜地的演变启示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01.5-2003.12多媒体软件《中国人走近勃朗特》被英国勃朗特博物馆收藏与展示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综合与比较研究及多媒体软件制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98.6-2002.2项目代码(98BWW007)四、主要论文:论摄影的分类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7-10运用“元影像”解析人类的影像创造活动张舒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王帆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7-3改革创新”与“继往开来”——兼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问题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6-4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2006-4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张舒予朱静秋电化教育研究2005-3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下)朱静秋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5-4英国苏格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南(上)张舒予周蓉电化教育研究2004-2英国苏格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南(下)周蓉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4-3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张舒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建设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2003-6英国苏格兰的教育改革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张舒予外国教育研究2003-6英国英格兰教育改革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张舒予外国教育研究2003-2论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张舒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王琴杜华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3-9信息文化概念辨析与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3-5英国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宏观机制张舒予比较教育研究2003-8师资信息素养培训的层次策略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2002-7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张舒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论英国信息技术教育宏观机制的建构与运作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2-8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朱静秋宋子强张舒予中国远程教育2002-8论勃朗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渊源张舒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论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2000-7再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2000-1我国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对全国第三届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展示会的思考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1999-9学习理论学习资源与教育改革──也谈教育技术94新定义张舒予中国电化教育1998-6论巴纳赛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张舒予比较教育研究1998-5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张舒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试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张舒予电化教育研究1997-2五、系列论文:六国远程教育(六篇)远程教育杂志2004-2005人大资料复印远程教育与媒体素养(五篇)远程教育杂志2005-2006人大资料复印民族传统资源的现代开发远程教育杂志2006-六、主要出版物:《视觉文化概论》张舒予等著2003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外信息技术比较研究》张舒予王珺著2004年4月中央编译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学》张舒予主编2003年5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张舒予主编2002年安徽大学出版社《电视制作--艺术技巧训练》张舒予译著199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许勇

    一、个人简介许勇,汉族,1966年生,安徽六安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校级重点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袁晓斌

    袁晓斌,女,1967年生,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模拟仿真。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教育技术专业,同年七月分配到安徽师范大学电化教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王清

    王清,女,1968年12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主要教育背景:1987年至1991年就读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刘和海

    刘和海副教授,男,(1973—),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2007年晋升副教授。曾为中国高校摄影协会理事,先后兼任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聂竹明

    聂竹明,男,1981年生,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Adobe中国认证教师(ACCI)。200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201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先后兼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吴玲

    吴玲:女,1967年生,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毕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现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硕士导师。学前教育系系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马家安

    马家安副教授,男,1973年出生,安徽凤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毕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现教育科学学院)。一、主要教育背景:1990.9—1993.7就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吴支奎

    吴支奎副教授,男,1974年10月出生,安徽肥东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等研究。现为教育学系主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段兆兵

    段兆兵教授,男,1965年11月生,甘肃省渭源县人,教授,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安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