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安徽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928年
  • 招生简章:共18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安徽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张孝荣

张孝荣通讯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41002E-mail:zhangxr911@163.com所受教育学士(2003年)安徽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李光华

    李光华通讯地址:241002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48号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guanghuali9392@yahoo.com.cn所受教育:1980年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邱静娟

    邱静娟E-mail:qiuliuba@126.com所受教育学士(1995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许炳坤

    许炳坤通讯地址:241003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fldmark@189.cn所受教育学士(1993-1997年)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翟红梅

    翟红梅通讯地址:241003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ingazhai@mail.ahnu.e.cn所受教育:学士(1995年)安徽师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李为民

    李为民E-mail:weimin1402@yahoo.com.cn所受教育学士(1982年)安徽大学外语系访问学者(1998-1999年)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系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解华

    解华通讯地址:241003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francoise_xie@hotmail.com所受教育学士(1992年)长沙铁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顾发良

    顾发良通讯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电话:13721210708E-mail:fldbelden@yahoo.com.cn所受教育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詹蓓

    詹蓓通讯地址:241003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zzhanbei@126.com所受教育学士(1999年)安徽师范大学职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朱少华

    朱少华通讯地址:241003安徽省芜湖市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zsh5671@126.com所受教育学士(1982年)安徽师范大学国内访问学者(1999年)北京大学俄语系研究生班(2001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外访问学者(2003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职称职位1982年—1987年安徽师范大学助理馆员1987年—1992年安徽师范大学馆员1992年—1995年安徽师范大学讲师1996年—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2007年—现在安徽师范大学教授2008年—现在安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导师主持项目1.“借词与文化传播汉语”,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0.08万元,1995-1996,项目负责人。2.“名著重译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0.08万元,1997-1998,项目负责人。3.“中为洋用——外语中的汉语借词与汉语文化西渐”,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0.2万元,1999-2001,项目负责人。4.“中为洋用——外语中的汉语借词与汉语文化传播”,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2万,2000-2004,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1.俄罗斯语言文学2.中外语言文学交流3.教学法讲授课程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主要课程:1.高级俄语2.俄汉翻译3.俄罗斯文学4.俄语学科教学论5.俄语国家概况6.俄语语法等本科专业其它课程:1.俄罗斯经典文学名著欣赏2.大学语文3.语言学纲要研究生课程:1.中外文学交流史获奖情况:2001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教学优秀奖二等奖发表论文1.《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1期2.《〈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与第一作者,耿丽萍合作),《中国戏剧》2007年第4期3.《Русскиесловавкитайскомязыке》(ЧэуШаохуа.ТяньСюкунь),《СовременныеГуманитарныеИсследование》(Москва,изд.《КомпанияСпутник》),№3(4)2005г.Стр.117-119(俄罗斯,《现代人文科学研究》,2005年第3(4)期。4.《Ословахкитайского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я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ЧжуШаохуа,ЛюЦзе).《Вопросы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наук》(Москва,изд.《КомпанияСпутник》)№32005г.Стр.60-62俄罗斯《语文学问题》2005年第3期。5.《Русскиесловавкитайскомязыке》《Русскоеслововмировойкультуре----Русскийязыкирусскаяречьсегодня:старое–новое-заимствования》(МатериалыКонгресса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ассоциации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ей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илитера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30июня–5июля2003года)–СПб,: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Политехника,2003.–203-206c.с.//《汉语中的俄语借词》(俄语学术论文,独撰),载《世界文化中的俄罗斯语言》——国际俄语和俄罗斯文学教师协会第10届代表大会(2003年6月30日—7月5日,圣彼得堡)学术论文集,俄罗斯,圣彼得堡,综合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206页(约5000字)。6.《Ословахкитайского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я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Русскоеслововмировойкультуре----Русскийязыкирусскаяречьсегодня:старое–новое-заимствования》(МатериалыКонгресса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ассоциации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ей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илитера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30июня–5июля2003года)–СПб,: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Политехника,2003.–199-202c.с.//《来源于汉语的俄语词研究》(俄文学术论文,独撰),载《世界文化中的俄罗斯语言》——国际俄语和俄罗斯文学教师协会第10届代表大会(2003年6月30日—7月5日,圣彼得堡)学术论文集,俄罗斯,圣彼得堡,综合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202页(约5000字)。7.《俄语中的汉语借词》(论文,独撰),载《留俄通讯》(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主办),2003年第1期,第17~18页(约1000字)。8.《德语中的汉语借词》(论文,与国强合作,本人署名华昶,第一作者),载《德语学习》(双月刊,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01年第4期。9.《简介法语中源于汉语的外来词》(论文,与解华合作,本人署名为朱昶,第二作者),载《法语学习》(双月刊,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01年第2期。10.《“中国”一词的外语译名》(学术论文,独撰),载《中外社科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七辑)(2001年中国翻译论坛专辑),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版。11.《常见俄文互联网网站一览》(,论文,独撰),载《俄语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双月刊)2000年第5期。12.《汉语拼音应分词连写》(论文,独撰),载《语文建设》(北京,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月刊,国家核心期刊)2000年第7期(总139期)。13.《Китайскиезаимствованияврусскомязке》(ЧжуШаохуа,И.А.Элена),《Филология》(Сборникработ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ейиаспирантовАмГУиПекинскогоуниверситета),Россия,г.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мГУ,05,05,1999//《俄语中的汉语借词》(学术论文,与И.А.Элена合撰,本人为第一作者),载《语文学》(阿穆尔国立大学与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著作汇编),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5日出版,第37-39页(约5000字)。14.《俄语成语中的汉语言文化成分》(学术论文,独撰),载《安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论文集(B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15.《从俄语成语、俗语看俄罗斯民族茶文化》(摘要),载《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第114页;约120字。16.《论俄语专业俄国文学教学的意义》(学术论文,独撰),载《中国俄语教学》(季刊,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刊,国家核心期刊)1996年第4期(总第71期),第59~61页(约4500字)。17.《从俄语成语、俗语看俄罗斯民族茶文化》(学术论文,独撰,署名华昶),载《中国俄语教学》(中国俄语学会,国家级刊物)1995年第4期;约4500字。18.《俄汉标点符号的典型差异》(俄语,一般论文),署名华昶,载《俄语学习》(双月刊,北京外国语学院)1995年第6期(总第252期),第60~62页,约2500字。19.《俄、汉标点符号的异同》(俄语,一般轮文),署名华昶,载《中学俄语》(月刊,华中师范大学)1995年第7期(总第175期),第38~40页,约2500字。20.《英语中汉语粤方言借词研究》(英语,学术论文),载《现代外语》(即看,广州外国语学院学报,国家重点学术刊物)1995年第4期(总第70期),第31~37页,约8500字。21.《源于汉语闽方言的英语词》(英语,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福建外语》(季刊,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级学术刊物)1995年第3期(总第45期)第6~9页,约5500字。22.《愿老年之树常青——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老人〉》(文学评论),载《中华老年报》(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95年5月4日(第425期)第四版《文化生活》。23.《老人》(俄屠格涅夫散文诗)(俄语,翻译作品),署名华昶,载《中华老年报》(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95年5月4日(第425期)第四版。24.《走向世界的汉语拼音》(汉语,学术论文),载《语文建设》(月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级学术刊物)1995年第3期(总第81期),第38~40页,约4000字。25.《“中国”在外语中的称谓》(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总第90期)第339~343页,约5000字。《[中国]在外语中的称谓》(摘要),载《光明日报社文摘报》1994年9月25日《学林书海版》,约100字。26.《英语中常用的源汉词》(英语,资料),署名华昶,载《英语知识》(月刊,大连外国语学院)1994年第9期(总60期),第62~63页,约1500字。27.《汉语外来词中的“归侨词”——略谈源自汉语的汉语外来词》(汉语,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学语文》(双月刊,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中文系,语文类核心期刊)1994年第6期(总第69期)。28.《APOEMOFCHINATEA中国茶叶诗》(英语,翻译注释),载《英语世界》(双月刊,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期(第13卷,总第77期)。29.《俄语байховыйчай词源和词义之我见》(俄语,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外语学刊》(双月刊,黑龙江大学学报,国家级学术刊物),1994年第3期(总第74期),第36~39页,28页,约5000字。30.《汉语外来词中的音义双关词》(汉语,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学语文》(双月刊,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中文系,语文类核心期刊)1993年第6期(总第63期)。31.《汉语“苦力”词源考略》(汉语,学术论文),署名华昶,载《学语文》(双月刊,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中文系,语文类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总第60期)。32.《Чай(茶)杂谈》(俄语,一般论文),署名华昶,载《中学俄语》(月刊,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第3期(总第147期)。33.《Китай(中国)一词小议》(俄语,一般论文),署名华昶,载《俄语学习》(双月刊,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第2期(总第47期)。著作(译著和论著)1.《实用外贸俄语》(与王文干、王冬竹合编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7月版。2.《红莓》(电影小说,[苏]瓦西里舒克申著),(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年3月版(白熊丛书)。3.《周边集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文艺理论,[苏]巴赫金著,与李希凡、张杰等合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4.《屠格涅夫抒情散文》(与朱宪生等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故事会丛书)(共6篇约1000字)。5.《中为洋用——外语中的汉语借词与汉语言文化传播》(学术专著),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7月版,24万字。6.《性体验与性爱心理》{(俄)谢尔巴特赫著合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7.《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欣赏》,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24万字。*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