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导师与学生该如何相处?

本文转自科学网马臻博客 很多本科生对读研的期待是:导师能管得“松”一点,能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以便参加社团活动、实习和找工作。 可真正读了研究生,就发现有各

  • 作者选择期刊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本文转自科学网蒋磊博客 对于期刊工作者,特别是OA期刊编辑来说,如何获得优质稿源是第一要务。近日,读到一篇由美国田纳西州大学CarolTenopir教授做的关于北美作者如何选刊发表的研究论文,结合原来nature做的作者调查和Elsivier做的作者反馈项目, 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CarolTenopir的论文结果显示,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是否是开放获取(OA)期刊是最不重要的,其他的例如,影响因子,接受的难易度和发表速度重要程度居中。细分到学生和老师的对比,学生认为影响因子和接受难易程度更重要,而老师认为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更重要。Tenopir教授的研究成果和Nature的作者调查和Elsiver的作者反馈结果基本类似。 不过我认为用户调查这个方法,只可作为部分参考,历史上无数次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和最后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例如美国的盖洛普咨询公司对于美国大选的调查,和可口可乐关于新产品的消费者调查,无不有与最后的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发生。人们在调查时的投票与最后决策时候的时间和环境不同,最后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我认为,作者,尤其是中国作者选择投哪个期刊可能会由于目前自身需求和身边同事的发表情况所影响。首先谈谈需求,如我以前发过一篇博文《中国青年学者的论文发表困局》[4]中描述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发表文章数量的硬性规定,例如评教授需要多少篇文章,学者本来拿到一个好课题,如果好好写一篇详细的文章,应该可以发到一个影响力非常高的期刊上,可是为达到数量的标准,青年学者没办法,只有把一篇详尽文章的数据拆成几篇文章,发到一些影响力稍低的期刊上面,这就是很多“香肠论文”的由来。反而那些院士、教授更想把文章投到非常牛的期刊上,例如Nature,Science等牛刊,来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可是对于要毕业的学生,他们在选择期刊上,更愿意选那些接受率高的,发表快的期刊,例如目前的许多OA期刊,对他们来说,就是要快发表,早日毕业,所以,“一稿多投”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学生身上。还有那些要结题的作者,也倾向于发表在接受率高,发表快的期刊上。由此可见,作者目前的需求是影响期刊选择的因素之一。 再说说作者同事发表情况的影响,当今人们的社会身份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共同圈子里的人对你的评价决定的,尤其是学者,发表文章的质量和同行的认同才是一个学者地位的评判标准。假如一个学院里有一个学者在一个影响力很高的期刊上发了几篇文章,他的同事的最佳竞争策略就是一定也要去这个期刊发几篇文章,起码保持同等数量,要不到了竞争职称晋升,项目资金的时候就非常被动,而且面子上也过不去。所以发文章这种事也会形成马太效应,个别大学或个别研究机构做出了一个非常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个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接下来,该学校或机构会在该期刊发表大量的文章。 最后谈谈OA和出版费的问题,虽然这个因素在所有的作者的调查问卷中都是最不重要的选项,可是根据任任胜利老师的博文《我国作者2015年支付SCI收录OA期刊的论文发表费约为4.5亿人民币》,为什么OA期刊这个最不重要的因素增长的这么快,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任胜利老师已经给了详尽的解释,我觉得这也与我们国家的研究生众多,毕业越来越困难有关,很多情况下是老师想发到一个高水平的传统订阅期刊上,可是学生着急毕业啊,只能拿着一点老师课题的部分数据,写一篇水平一般的文章,希望发到一个审稿不太严格,接受率高,并且发表速度快的期刊上,这就给了一些灌水期刊广阔的市场。其实OA期刊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期刊,只不过一些用来灌水的OA期刊的迅速扩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导致人们给OA期刊加上了低水平的标签,但其中也可能也掺杂了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看不起商人的因素。从欧洲启蒙运动开始,广大学者们就认为知识应该可以任意获取,并且任意分享,所以OA期刊应该是期刊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从众多出版社纷纷新建或转化OA期刊的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学术出版也是商业活动,如何洞察用户的需求,确实是确立出版社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工作。期刊出版未来的竞争是稿源的竞争,作为出版人的我们也应该不断研究作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出版服务。

  • 高等教育学科版图调整:7400学位点竞逐新一轮评估

    本文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教育部学位中心发起的一场学科“选秀”,正在拨动着国内众多院校的神经。时隔四年后,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向全国高校发出“自愿

  • 探访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这里的学生都怎么学?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宣布,将设立国内首个未来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表示:“中国科学技术的

  • 多名学者提交韩春雨相关实验结果:与其结果不同

    本文转自新京报 因实验结果无法重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实验争议愈演愈烈。近日,多名科学家向《自然·生物技术》期刊提交其实验结果。昨日,该杂志新闻发言人回应称,已收到关于

  • 人社部回应“医生论文涉抄袭”:将完善评价标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日在谈及“巴西学术期刊上大量中国医生论文涉嫌抄袭或代笔”时表示,人社部在去年11月已经出台文件,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

  • 报考在职博士要参加哪些科目考试

    在职博士教育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读博方式,不仅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最后还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对未来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在职博士的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而面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周围有不少人

  • 2021年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博士招生680人

    研究生 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生680人左右(含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其中单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6名、对口支援计划7名,热忱欢迎符

  •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2017年统考博士复试与硕转博考核通知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2017年统考博士复试与硕转博考核通知对于2017年博士统考生的复试及申请硕博连读生的硕转博考核,具体事宜安排如下:一、参评条件:(1)2015级申请硕博连读且已经通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2019渔业经济管理博士招生复试名单及时间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2019渔业经济管理博士招生复试名单及时间为确保我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开展,根据《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教学〔2014〕4号)、《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