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为啥国外同行能发高端的杂志,而我只能发低档次

国内搞科研的课题组(当然大牛组除外)发文章的时候经常会体会到这样一种情形:类似的想法和工作,国外(多为欧美)的同行们就能发更高端的杂志,而自己只能发低一个甚至两个档次的。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

  • 一、二、三流学校对论文的看法

     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

  • 博士毕业三年工作感想:上升前景远比待遇重要

    本文转自小木虫作者:chenfire 一转眼博士毕业三年了。又一年新生入职,今年公司让我给新入职的100多个大学生做个培训。细想之下,感慨颇深,又想将自己博士毕业工作三年的感受写出来。许多

  • 这位华东师大博士生凭什么拿“饶毓泰基础光学奖”

    大博士博士

     导读:第九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的获奖名单日前揭晓,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宫晓春获得该奖项的优秀奖。这位博士生是如何开打绚烂的“

  • 考生应该怎么报考在职博士

    可以说,在职博士是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因为现在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形式多样化,加上社会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人会选择报考在职博士同时从事工作,以求提升自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想报考在职博士的学员需要

  • 在职博士论文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职博士论文在职博士 论文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都会选择报考在职博士。但是想要获得博士学位是需要写出论文的。据了解,一篇好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论文,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过来说,切忌搞成华而不实、"空对空&

  • 最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伪造、篡改、抄袭和剽窃

     学术不端是近年来科技界越来越多地显现和议论的问题,似乎有越打越多、屡禁不止的趋势。日前,在中科院学部举行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物理快报主编、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提出了要区分科

  • 青椒变老椒,招招催人老,谁也跑不了

    本文作者子非,教授,博士,现供职于高校。前阵子看到多起中青年学人猝死的消息,心里很不得劲。他们多是名校教师,成果也很耀眼。不好意思,这里小猜一下:这些被报导出来的,或许正因如此吧?那些没有被报导出来的,估计身份和成果都不怎么起眼,自然也就寂灭无闻。呜呼!逝者如斯夫,谁肯相与言?青椒者,高校青年教师谑称也,老椒可类推。读了多年书,再进入高校工作,挺体面的,起码说出去好听。不过人跟人是不同的,青椒也可分三种:一是课少,科研压力大;二是课多,科研先没要求;三是课多科研要求也高。按这样分,应有第四种啊,课少科研要求也少,整个一打酱油的,可惜一般还真没有。三种情况,别以为哪种更轻松,实可谓种种藏招,招招见骨。谁也跑不了,不怕你不老! 第一种的多在名校。能上课的人多了去了,一开始就让你一刚毕业的上课,大佬们不放心。行了,这学期先备备课,下学期再说吧。得,你以为给你放羊啦?想的美,人家套路深,说不定整出个“非升即走”的东东。就是说,你一博士,几年内拿不下副高职称,走人!那以前进来的怎么没有这规定?你问谁?你啥意思?这叫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全国通用!那能不能回头说说,干脆上多些课,为学校多做贡献,不适用这个玩意儿?不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好了,犹豫去吧,掂量一下,能搞定不?要想留名校,就得赌一把!接下来几年,你就拼命去吧。当媳妇熬成婆了,你也就出头了,暂时先憧憬一番。 第二种多在普本或高职。这些被专家们(教育部来的)定义为应用型高校,跟名校就不要比了,人家是研究型的。所谓应用嘛,就是要真干,学生学时不能太少,于是乎,上课、实训、实习、教改,一下子全摆在你面前。上课有督导,查你的计划、教案、大纲、课件、课标、作业布置和批改、出题、阅卷、登分、小结,等等。而且每一项几乎都有模板和标准,达不到?嘿嘿,有教学事故这把剑在你头上悬着呢,不信你不怕。这光是上课,再说实训。实训是上课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文件里说的),你不能满堂灌,否则学生受不了。你的学生不是高考中的佼佼者,他们从普高、中职开始,就喜欢老师上课有互动!在哪互动呢?在实训室。一人一台电脑,或者一间空教室里摆几台设备,分组、分工,团队合作,完成你布置的任务。你的任务,你得设计、跟踪、反馈、修改,不然互动会变成玩耍。一遍下来,天啦,还是不要这样子啦,还是我一人讲完算啦,那就由不得你了。实习是实训的延伸,不能整天把学生关在校园里啊,得让他们接触社会,去顶岗工作。去什么单位顶?谁让你顶?谁会发补贴给学生?怎么管理?学生在外面万一出啥事谁负责?汝心悠悠,辗转反侧。没办法,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最好时不时去现场看看,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往下数吧,反正有回来的一天。回来了,好,总结、奖惩,下一批!望不到头的事儿,一届届薪火相传吧。这是耗精力的活,然而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教改。总结一下,教改有以下特征:永无止尽、花样百出、包罗万象、失败再来。教改也是为了上课,核心在于课程建设。名目有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课程等,纳入到学校总体质量工程建设之下。做这些东东,要决在于时间多、资源多、点击多,缺点是使用率低,学生基本不知道。那你说如何搞法?把资料往专门网站上传,或者花高价请专业公司帮你传;多弄些讲义、习题、课件、图片,显得丰富多彩;组织学生分批点击,拉高使用量。好啦,成功啦,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一路高歌走下去,试看老椒添几人!成功了,恭喜恭喜,你也成专家啦。失败?失败是大概率事件啊,反正你还没退休,再来!哦,对了,还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专业建设也还不是全部,后面还有专业群!看到了吧,招多着呢。不着急,你只是有点显老,是少年白,实际年轻着呢!至于第三种嘛,有点那个什么,哦对了,不人性化。没办法,谁让学校天天面临生存危机呢,领导们一开会,上台就像上坟一样倾诉啊!看过央视动物世界不?一群角马过河时,谁会成为鳄鱼的盘中餐?肯定是身体差、跑得慢的。生源在减少,谁都吃不饱啊。老师招聘多了,待遇会下降,你愿意不?不愿意,那就发扬一下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校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一周二十来节课,又怎么啦,年轻人就得多锻炼嘛。至于课酬,你也知道,学校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互相体谅一下吧。上课,实训、实习、教改,自己选择了,演也得一样不落地演完。还有,青椒们,还得努力提高个人职称,这也是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哦。不要一望过去,全是白发;一问下来,全是讲师,不好听嘛。按现行做法,专业论文是大头,纵横向课题更重要,整呗!这可是比教改更难的事儿。论文最好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课题既要有官方的,也要有来自行业企业的。那很多情况是,你学校又不舍得出个核心期刊或什么协会的会员钱,又不请人家大编辑来讲讲学什么的,学校名气又不大,人家凭什么给你发、给你立项?靠质量?唉,先吃块瓜,这事等会儿说,心累。 该说说第四种了吧。不是说了没有嘛?这是一般情况,中国这么大,没点特殊情况啥的?大脑过一下电先,嘿,还真有,就那啥,二代呗。稍举一例,勿作谈资。某女,二本,自赴英伦,二年,硕士。归,入二本,逾二年,讲师。遂发奋,论文多篇,中含核心者几。逾三年,副高,年方二十有八,俨然一专家矣!其间,婚育一子。惟有生言其堂上外音不准,语常忘其所言。据匿名者言,其父乃某高校领导耳!没毛病,不注释。所以说,不要老是攀比,人家也是除了能力外,一切资本等于零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夜深了我会信。不过草根青椒还是不要信了,这种好命轮不到你,投胎时也不想想就跳进了那个阴阳大涡轮!所以现在呢,你还是想想怎么去打动那个核心期刊的编辑再说吧。 说起发论文,全是辛酸泪。特别是核心,梦里流口水。北大整的那个目录三四年登场一回,南大整的两年一回。关键登场前也没个报幕的,连个准信儿也没有,两家好像比谁更能装鬼一样。比方说,你投了某刊,下一年发,恰好下一年又要重新排座次了。会不会元旦后又有个新目录?这个期刊还在不在里面?这可要了老命了,好不容易写出个拿得出手的文章,投到可能的期刊里去,结果却这样;不录用则罢,一旦录了,万一不在里面,到时要不要撤稿?会不会不让?坚决撤会不会被拉入黑名单?这种情况好多青椒都遇到过吧?回答有的,嫉妒你哦!因为你这是幸福的烦恼,好歹有人要啊。大多数人投稿,核心们自动回复:三个月内从一而终!你以为写论文像母鸡下蛋一样啊,脖子一伸后腚一撅就是一个!得写多久才弄出一篇?没办法,慢慢死等吧。不甘心的,多投几处啊,试试。以前这招可能还行,现在不行了,期刊之间在网上互通有无;你投了一家,另一家就知道了,不等够时间想另投,到时神不知鬼不觉给你弄出个一稿多发来,够你喝一壶的! 慢慢来,不要急,管他风刀霜剑严相逼,人生本就多风雨。喂,不要说鸡汤话好不好?我上有老,下有小,房贷一分不能少!哦,这样啊,那就拼命啰,别看你眼下青椒一枚,不出个十年八年,自然就老椒一根了!老了,也就红了,熟了,该剁巴剁巴下锅啦!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实施办法》和《武汉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 招生计划及

  • 山东大学量子成像课题组招收2020年入学博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量子与成像课题组成立于2016年,依托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激光与红外系统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目前拥有拥有世界先进的单光子探测计数模块、高性能空间光调制